首页

调教sm 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3 20:42:47 作者:北京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浏览量:78448

  中新社哈尔滨10月5日电 题:黑龙江“超级黄金周”人气旺 边境游提升“含金量”

  中新社记者 王琳

  “这是‘超级黄金周’,是旅游真正的‘黄金时间’。”从事边境旅游行业27年,黑河职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鲍志彤在中秋国庆假期满心欢喜。记者5日在当地旅游市场采访获悉:“双节”期间,中国沿边大省黑龙江的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特别是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业务后,边境游“含金量”更足了。

  此次8天长假,旅游行业抢抓“超级黄金周”。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以“龙江金秋·多彩油画”为主题,推出5大类旅游产品、50条秋季精品旅游线路、150个秋季旅游目的地和16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

  通过系列优惠活动引客入省,黑龙江的各大景区人气高涨,旅游市场热度攀升。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10月1日当天,黑龙江省共计接待游客260.8万人次,同比增长212.1%。

  与近年相比,今年边境游发展生机勃勃。黑河、绥芬河等口岸城市恢复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业务,此前该业务因疫情而暂停。9月21日,从黑河口岸过境的首个中国赴俄罗斯免签旅游团,由黑河职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组织发团。

  鲍志彤表示,这项业务恢复后,马上迎来中秋国庆假期,带动了口岸城市的旅游经济增长。出境到俄罗斯的游客都会在黑河有1到3天的自由行,当地的酒店难订、景区爆满、车票一席难求,酒店门前停的车辆80%是外地牌照,可见边境游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

中秋国庆假期,游客排队游览绥芬河国门景区。 彭麒玮 摄

  在同为口岸城市的绥芬河,各地游客纷纷在国门景区打卡留念。绥芬河市文旅局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29日至10月4日,绥芬河口岸出入境旅客总计1.3万人次;9月29日至10月5日12时,绥芬河市的游客接待量12.5万人次,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同时迎来客流高峰。

  华灯初上,绥芬河有名的通海俄式烧烤排起长队,餐厅经理于延松告诉记者:“因为毗邻俄罗斯,绥芬河以俄式西餐、大串为特色美食。今年恢复免签,许多外地游客来到绥芬河度假,我家餐厅每天接待食客近千人次,外地游客占比约九成。”

  吉林游客梅迎雪说:“我们一行五人自驾游览绥芬河,在国门景区可以远眺俄罗斯,虽然没出国门但是体验到了异域风情,不仅品尝了俄罗斯大串,每个人还买了俄货带回家。”

中秋国庆假期,游客在绥芬河选购俄罗斯商品。 彭麒玮 摄

  另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假期前六日,黑龙江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30%,其中酒店住宿增长770%。表现最为突出的哈尔滨,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0%,旅游消费表现较往年大幅增长,酒店住宿同比增长816%。

  走进金秋的哈尔滨,充满欧陆风情的中央大街人山人海,阳台音乐、街头音乐增添节日的欢愉;在洋溢着俄罗斯风情的伏尔加庄园,大批游客徜徉在俄式建筑与缤纷秋色构成的“多彩油画”中;在哈尔滨大剧院,“金秋演艺旅游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举行,为游客呈现中外经典音乐盛宴。

  5日,假期接近尾声,游客满意而归。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假期客发量连续6天突破34万人次,累计超230万人次。目前已经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当日预计发送旅客41万人次。(完)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该通知指出,为生动展现科技工作者报国为民的风采,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感紧迫感,促进形成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强大合力。中国科协、科技部决定2024年5月上旬—6月上旬组织开展2024“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第二届链博会倒计时100天 近500家国内外企业确认参展

邹骥,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在经济发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综合决策相关领域深耕多年,曾担任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并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

中国镇痛周:关注中老年人慢性病疼痛

据悉菲仕兰专业营养品中国总裁陈戈(Grace Chen)将于8月15日离开菲仕兰,寻求外部职业发展。在正式任命继任人之前,菲仕兰专业营养品全球总裁林万鹏(Harvey Uong)先生将与中国管理团队紧密配合,代管菲仕兰中国专业营养品业务。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礼来制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文睿

从产品类型看,7月备案的集合产品平均单只设立规模为0.83亿元,环比增长32.29%,单一产品平均单只设立规模为0.41亿元,环比增长23.81%。

龙头车企吸引供应商汇聚京津冀 区域携手打造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自贸试验区自建设以来,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着力探索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在贸易、投资、金融、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率先建立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核心的贸易便利化模式、率先以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代表推进服务业综合开放、率先实施“证照分离”等政府管理改革、率先探索自由贸易账户……十年来,多个“第一”在自贸试验区实践、探索,复制到全国,打造了中国开放发展的生动样板,成为新时代引领全国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注入了稳定剂、提供了新动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